杭州南山公墓可扫码
清明时节,细雨纷飞,寄托哀思的传统习俗在中华大地上延续千年。而如今,在杭州南山公墓,一种新的祭扫方式正悄然兴起——通过扫码祭扫,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缅怀方式,为传统注入了科技的温度。
走进南山公墓,绿树掩映,庄严肃穆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如今在许多墓碑前,多了一块小小的二维码铭牌。前来祭扫的家属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,便能进入一个专属的纪念页面,查看逝者的生平事迹、照片影像,甚至还能留言寄语、点烛献花,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这种“互联网+祭扫”的模式,不仅让祭扫方式更加便捷环保,也为无法亲临现场的亲友提供了表达思念的渠道。特别是在外工作的游子,即便不能亲自到墓前祭拜,也能通过手机完成一次心灵的寄托。
杭州南山公墓相关负责人表示,推出扫码祭扫服务,初衷是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,同时推动绿色文明祭扫的理念。传统的纸钱焚烧、香烛燃放不仅存在安全隐患,也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。而扫码祭扫则以数字化方式延续了缅怀的情感,既尊重传统,又体现了时代的发展。
杭州南山公墓相关负责人表示,推出扫码祭扫服务,初衷是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,同时推动绿色文明祭扫的理念。传统的纸钱焚烧、香烛燃放不仅存在安全隐患,也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。而扫码祭扫则以数字化方式延续了缅怀的情感,既尊重传统,又体现了时代的发展。
此外,扫码系统还具备信息存储与更新功能。家属可以随时上传新的照片、文字,更新纪念内容,让逝者的故事得以长久保存。这种“数字记忆”的形式,也让亲人之间的联系不再因时空而中断。
当然,也有部分市民对这种新方式持观望态度,认为祭扫应重在心意,不应过度依赖科技。对此,公墓方面表示,扫码只是辅助方式,传统的祭扫仪式依然被尊重和保留,扫码服务只是为了提供更多选择。
可以说,杭州南山公墓的“扫码祭扫”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一次创新尝试,更是对现代人情感表达方式的回应。在这个快节奏、数字化的时代,科技与人文并非对立,而是可以和谐共存、互为补充。
未来,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,或许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尝试出现。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那份对亲人的思念与敬意,始终如一,永远不会改变。
免责声明:本内容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-
上一篇
-
下一篇